星期一至五 - 11:00 - 20:00, 星期六 - 10:30 - 16:00

Change Language

頸痛與肩胛

 

肩頸膊關係密切,活動功能息息相關,一者問題可繼發他處疼痛,或若能夠打破惡性循環,合理治理其一,亦能改善肩頸膊整體活動情況。以下將談談頸與肩胛,兩者結構如何連繫?處理上又有何需要注意地方?

肩胛與頸椎的骨間連繫頗為間接。從身體後側而論,肩胛依附肋骨胸壁之上,靠肌肉維持位置並控制動作,使肩胛能大幅度滑動於胸壁上;從前側而言,肩胛再通過肩峰、鎖骨及胸骨等,才連接上軀幹及脊骨。正如前述,肩肌主要依賴肌肉保持及控制位置與動作,故若肌力失衡,亦會更易引致肩胛錯位。

直接連接頸椎與肩胛骨肌肉,這包括耳熟能詳的上斜方肌,及較少人提到的提肩胛肌。兩者功能協助協調舉手過程中肩胛位置,亦即肩胛肱骨節律。所以肩胛活動受限,可致肩臂上舉幅度受限。椎骨問題可引致頸肩肌肉失常,肌力失衡。

曾有研究測量正常人與頸痛人士工作中肌肉活躍度,發現頸痛者上斜方肌及提肩胛肌比正常過度收縮,這解釋到頸椎病患者為何即使進行低體力要求工作,仍然容易誘發頸肩肌肉疼痛。

除引發頸椎肩胛間肌肉繃緊外,頸椎病亦可引致更廣泛肩胛活動失調。另一研究報告亦顯示頸椎病患者肩胛前鋸肌動作失調,這會影響正常肩臂協調動作,長遠會加促肩夾擊綜合症甚或五十肩出現。

即使頸與肩胛關係如此密切,這又是否意味每位頸痛患者皆要處理肩胛錯位問題?其實可先測試當修正肩胛位置後,觀察頸緊及痛楚變化與否。若頸痛與肩胛錯位有關,患者頸椎活動幅度及頸痛度會隨肩胛位改正而改善,而這亦意味肩胛運動應包括在頸椎病療程中。事實上,頸與肩胛貌合神亦合,肩頸結構密切關聯,萬不可頸痛只醫頸,忽略周邊姿勢及功能。

 

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, 2023年7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