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談腎結石治療
現代醫學對腎結石處理手到拿來,按統計病人作體外震波處理成功率高達80%,但即使如此,對於不同體質或同兼他症病人,中醫治理亦為理想之選。
西醫腎結石治療手法繁多,除體外震波這類為入侵治療外,亦有性質為入侵性的經皮腎鏡取石術和軟式輸尿管鐳射法、藥物治療,或更甚只作進度觀察。當中操作其實要以腎結石位置、大小、形狀,及相兼症狀而論。
例如以腎內結石而言,西醫泌尿科主張直徑為0.5cm以下者,若無其他症狀,例如血尿等,多建議定期覆檢觀察,並建議患者多飲水,並日常清淡飲食,結石大多能自然隨小便排出。若大小由0.5至2cm者,多主張體外震波處理,然後待細碎片自然排出。若結石大於2cm,治療方法大多以經皮內窺鏡或經輸尿管伸入內窺鏡及鐳射頭,直接擊碎腎石。但若結石處於輸尿管,因較易影響波及腎功能,所以大多很早便主張內窺鏡直接擊碎處理。簡言之,若腎石細小不影響腎功能,多力主保守觀察;若堵塞排尿通道,即快速行動擊碎腎石,以防影響腎臟排泄。
現代醫學處理腎結石板斧多而有效,但對於腎石較大,方案已非觀察或震波治療能及,或身體併有高血壓、糖尿病者,治療與否似又七上八下,不知如何是好,中醫中藥其實亦為一有效且安全治療方法。正如上周本欄提及中藥三金湯湯方,為臨床中醫常用消石排石中藥,應用時可加入按患者個人體質類型中藥,例如金錢草、雞內金及海金沙,若濕熱下注體質類型加入八正散,或氣虛兼膀胱氣化失司者用黨參配五苓散,或水熱互結陰傷者使用豬苓湯等。按體質用藥並加入三金湯,以釐定合個人體質類型的排石湯。
此外,若已進行震波或手術處理者,亦可考慮中醫中藥針對術後狀況調理。例如術後傷口已初步癒合,可多服黃芪、紅棗、杞子燉瘦肉湯;常用飯餸湯水,亦可飲用芡實、苡仁、茯苓、淮山、陳皮煲瘦肉湯。
由於腎結石病況易反覆發作,平常除要多飲水、飲食要清淡外,亦可多飲利尿祛濕保健茶,方用新鮮玉米鬚半斤、澤瀉五錢、清水一公升半,煎煮約一小時作茶服。平常應多飲水,飲食清淡,勞逸適度,亦有助預防結石復發。
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, 2023年6月2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