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至五 - 11:00 - 20:00, 星期六 - 10:30 - 16:00

Change Language

痛症治療

針灸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急性運動創傷或慢性勞損疼痛,及舒緩神經官能症狀。

閱讀更多

物理治療

促進以非西藥或非侵入式治療方法,舒緩症狀,幫助身體修復及回復正常生活與運動。

了解更多

中藥沖劑

科學濃縮沖劑,方便快捷,衛生安全,按個人體質調配。

了解更多

應診時間

  • 星期 一 至 五 11.00am - 8.00pm
  • 星期六            10.30am - 4.00pm
  •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               休息

自2009年起應診提供中醫及物理治療服務,自始秉承理念:

出自《大醫精誠》,“凡大醫治病,必當安神定志,無欲無求,先發大慈惻隱之心,誓願普救含靈之苦。因茲不可多言調笑,談謔喧嘩,道是是非,議論人物,炫耀聲名,訾毀諸醫,自矜已德。“

治療方法

中醫及物理治療綜合治療中心

因應求診者身體狀況,提供個人化治療建議,舒緩症狀,加快康復進度,並減低復發機會。

  • 肩痛肩周炎

    肩痛

    肩痛患者見肩活動受限,或症狀與肩活動幅度有關,此外,活動時有肩內磨擦聲響。

  • 肩頸不良姿勢

    肩頸不良姿勢

    肩頸不良姿勢

    常言姿勢不良與痛症發作密不可分,若頸椎能位置置中,活動幅度正常,肌肉反應有力及靈敏,便可應付日常生活種種動作及負荷。下文將探討各姿勢不良成因及自我解救方法,盼大眾能防患於未然。

  • 不尋常肩痛 ——四邊孔綜合症

    不尋常肩痛 ——四邊孔綜合症

    不尋常肩痛 ——四邊孔綜合症

    骨骼肌肉痛症特徵,常痛有定處,觸手可及,若不繼發壓迫神經,症狀並不涉及麻痺或皮膚感覺異常等神經症狀。但臨床實際情況,時有些神隱症候群,症狀若隱若現,勞累後短暫出現痺痛,休息後又如常,檢查頸腰椎卻並不相關,肩部的四邊孔綜合症正是表現如此飄忽不定。其症狀見肩膊後外側勞累時痺痛無力,尤其反覆膊頭向後拉弓作拋打動作,如羽毛球或棒球運動員等,作賽中症狀加重,休息後回復正常。

  • 頸痛與肩胛

    頸痛與肩胛

    頸痛與肩胛

     

    肩頸膊關係密切,活動功能息息相關,一者問題可繼發他處疼痛,或若能夠打破惡性循環,合理治理其一,亦能改善肩頸膊整體活動情況。以下將談談頸與肩胛,兩者結構如何連繫?處理上又有何需要注意地方?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神經源肩痛成因

    神經源肩痛成因

    過往幾周用不少篇幅介紹頸椎病病源、肌腱炎,或韌帶炎症導致肩痛,患者會表現胸廓肩胛節律,或疼痛弧等運動異常。

    除神經根型頸椎病及肩骨骼肌肉系統可致肩痛外,外周神經綫在分離開臂叢神經後,可因為先天骨結構異常,例如第七頸椎橫突過長、骨質增生或因運動過度等,尤其拋擲動作,導致肩神經綫受壓迫或牽拉而致病。肩神經綫痛表現有別於一般頸椎神經根受壓症狀,頸源手麻痺有特定分布區域,或胸廓綜合症以手掌手背晨早麻痺,或特定肌肉無力等。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肩痛另一評估方法

    肩痛另一評估方法

    前文分享了肩膊痛可先自我評估肩胛胸廓節律,方法是旁人從後觀察兩臂舉高過程中,評估肩胛活動能力,並比較兩邊情況。從中可分辨是肩胛與胸廓,或肩胛與上臂間關節才是肩活動問題所在。若測試已提示痛源是於肩肱關節間,我們可再看看兩側肩內旋幅度,即盂肱關節內旋缺損(GIRD)測試,幫助評估病因為肩夾擊的可能性,及提示肩運動拉筋方法。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肩袖肌失衡

    肩袖肌失衡

    如上周文章所言,人群常見肩痛原因並非耳熟的五十肩或凝凍肩,反而為肩夾擊綜合症。肩夾擊綜合症因事出錯的肩胛胸廓節律動作,招致岡上肌腱等軟組織受壓出現傷患。

    常人一舉手一投足間,胸廓與肩胛,肩胛與上臂間能完美演示了肩胛胸廓韻律的協調動作,須靠肩袖肌肉群正常發揮功能。究竟肩袖肌肉是指哪些肌肉?各肌肉功能又是如何?訓練時須注意甚麼?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內夾擊綜合症

    內夾擊綜合症

    不少經歴過肩痛的讀者,在網上搜尋資訊時最常看到五十肩,其次是肩夾擊綜合症等資訊。一般銀髮族肩痛患者,更容易誤認為自己患上五十肩。殊不知五十肩並非如想像中好發,要鑑別確認五十肩,是患肩任何方向活動皆劇痛並動作明顯生硬受限;而肩夾擊綜合症現實更為多見,症狀特徵舉手疼痛,但動作幅度較接近健康正常。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肩胛節律

    肩胛節律

    肩胛浮動於胸肋上,與身體之間連接單薄,只靠肌肉及鎖骨連繫胸骨的間接接觸。這成就肩胛於肋骨上活動度大,其活動靈活度就如漂浮氣球一樣,上下、左右、側左右及旋轉等。肩胛活動度大,但其運動方向並非全無迹可尋,上臂上提時肩胛節律可謂佼佼者。兩肩既可比較活動度,亦可從中評估肩頸肌肉協調能力,了解肩頸疼痛真正原因。

  •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    肩痛治療複雜定簡單?

    肩痛治療複雜定簡單?

    肩膀康復困難之處,在於運動動作涉及胸骨、鎖骨、肩胛與胸臂,以及上臂之間的關節是否能正常活動。要協調上臂在多動的肩胛上活動自如,難度之高就如舞蹈員在滑板上要手舞足蹈,究竟要先練好平衡在滑板上,還是練習好動作才上滑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