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骨痛是泛指腰圍以下下背部尾龍骨位置疼痛,成因可包括骶髂错位、筋膜炎症、神經痛,甚或婦科疾患等。
盆骨結構
盆骨是位於腰臀的環形狀骨結構,由左右的髖骨及中間一塊的骶骨組成。盆骨保護下腰腹重要内臟器官,連接上腹與下肢,讓肌肉連繫以發揮身體運動功能。盆骨即使結構穩固,但其內三個關節:髂骶關節及前方的恥骨聯合,由於仍保留透明軟骨、纖維軟骨及關節囊結構,仍容許些微活動幅度但十分重要的運動。
盆骨骶骨孔導出四對骶神經,並與第四及第五的腰神經組成骶叢神經,其中包括坐骨神經,臀上神經,連繫生殖器的陰部神經等。而在韌帶方面,由於盆骨結構須承受巨大壓力,所以有多條堅韌韌帶連繄:包括前後髂骶韌帶及薦突韌帶等。
盆骨關節能容許髂骶或骶髂間的相對運動,例如單純的向前或後旋轉,或傾斜一側的複合旋轉動作。日常生活下肢或腰部能活動自如,先決條件必須要有正常活動幅度的盆骨關節。
盆骨痛症狀
- 腰圍以下下背部尾龍骨位置疼痛
- 疼痛包括可按壓觸及的刺痛,或深層范範不確定的隱痛
- 初站立時劇痛起,步行數分鍾後疼痛又可突然消失
- 可以曾在跌例病史,曾跌傷單側臀部坐骨
盆骨痛常見原因
受傷
- 直接碰撞:跌仆時臀部先接觸地面,直接衝擊一側的髂骶關節,導致髂骶關節的向上半脫位。
- 間接受壓:可見於交通意外中,於車廂中膝關節向前碰撞,衝擊力透過大腿股骨傳遞至盆骨關節,造成間接損傷。
關節炎
- 退化性關節炎:關節因損傷、退化,或骨折後遺症等,導致關節間隙收窄、骨質增生、軟骨下硬化(Subchrondral Sclerosis)及軟骨下囊腫(Subchrondral Cyst)。
- 強直性脊柱炎:強直性脊柱炎後免疫力失調所致的多關節慢炎症原因,影響男性並以二十至三十歲起病為主,持續並漸進影響髂骶關節、髖關節及腰椎關節及頸椎為主,並以關節緊張與難以活動為主症,症狀早晚尤甚,活動後僵硬稍作改善。
其他疾患
- 骶髂關節錯位功能紊亂 (例如盆骨前傾、盆骨後傾、恥骨錯位等)
- 梨狀肌綜合症 (Piriformis Syndrome)
- 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
- 盆腔婦科疾患
- 骶管囊腫
- 曾有跌倒病史,曾跌傷單側臀部坐骨
- 臀上神經線炎
盆骨前傾是移位或盆骨錯位的一種,是骶骨相對於髂骨在傾斜軸的旋前動作。常見於孕婦、長時間步行跑步者,及缺乏正確拉筋肌力鍛練人士,並常伴見下肢膝痛,或肩頸膊痛。盆骨前傾常見症狀如下:
- 小腹前突
- 腰部的生理弧度增加,較正常凹陷增多
- 臀或腰臀疼痛
- 功能性長短脚
- 身體偏側或旋向一側
- 前髖不適,牽拉感,或疼痛
盆骨後傾是骶骨相對於髂骨在傾斜軸的旋後動作。常見於腰背創傷情況,例如椎間盤突出、腰肌扭傷、韌帶撕裂等。盆骨後傾常見症狀如下:
- 腰部的生理弧度減步,弧度凹陷或可消失
- 臀或腰臀疼痛
- 功能性多短脚
- 身體偏側或旋向一側
- 腰背活動明顯受限,牽拉感,或疼痛
骶椎腰化及腰椎骶化:
腰椎或骶骨先天發展不良
(《經濟日報》文章:盆骨痛的原因與治療)
梨狀肌綜合症:梨狀肌是位於臀後外側肌肉,起止於骶骨前側面至股骨大粗隆,負責大腿外旋,或髖前屈後大腿内旋。當梨狀肌因各種物理性或神經等因素刺激,進一痙攣收縮,可壓迫鄰近坐骨神經,引起坐骨神經痛,沿大腿後外側伸延,引起疼痛、麻痹、肌肉無力,或反射動作消失等症狀。(《經濟日報》文章:梨狀肌綜合症)
針灸、中醫及物理治療方法
- 手力治療
調整關節生理功能,幫助回復關節活動幅度。
- 運動治療
拉筋改善關節活動幅度及肌肉的協調能力,增加關節的穩定性。
參考資料
David JM.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. 3rd ed. Philadelphia. WB Saunders; 1997.
Itoh K, Itoh S, Katsumi Y, Kitakoji H. A pilot study on using acupunct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chronic non-specific low back pain.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. 2009 Feb;15(1):22-5. Epub 2008 Oct 23.(Read More )
Tsukayama H, Yamashita H, Amagai H, Tanno Y.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ENS for low back pain: a preliminary study for a pragmatic trial. Acupunct Med. 2002 Dec;20(4):175-80 (Read More )
Liu, S., Wang, Z., Su, Y., Qi, L., Yang, W., Fu, M., Jing, X., Wang, Y., & Ma, Q. (2021).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–adrenal axis. Nature, 598(7882), 641–645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1-04001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