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痛可影響青年,及中老年人士。主要原因包括運動創傷、勞損及退化等。
膝關節,又稱為膝頭或膝蓋,甚至菠蘿蓋等。膝關節痛常見於不同年齡層或不同運動習慣人士,好發人羣包括突然增加運動量、年長膝關節退化或女性患者。一般而言,膝痛處理要先診斷受影響的關節位置(髕股關節,脛股關節及上脛腓關節),分辨風濕內科或骨科外科疾患,急慢性及治療目的,才能初步釐定治療方法。此外,診所亦處理膝關節術後康復,透過物理治療或中醫,包括電療、超聲波、運動,或針灸中藥等,或食療,舒緩疼痛及水腫,並促進膝關節功能復原。
膝關節生理解剖簡介
膝關節為人體為大的關節。膝關節可以分為脛股關節、髕股關節,及上脛腓關節。
脛股關節為活動及鉸鍊關節,脛股骨間有內外半月板分隔,其功能改善膝關節活動效能,及幫助吸收步行期間的震動;前後十字韌帶,及內外側的副韌帶則提供關節的穩定性。一般而言,由於髕股關節的穩定性較弱,所以臨床可常見膝蓋脫位問題。
膝關節常見痛症:
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
前十字韌帶在膝部負責脛股的前方穩定性。但前十字韌帶很容易在下肢運動比賽過程中,若突然轉彎,或跳躍後不當著地,則有機會撕裂或完全斷裂。通常病人有運動受傷史或交通意外史,而受傷過程中病人有可能聽到或感覺到斷裂聲。若果前十字韌帶受傷得不到成確的治療,或撕裂程度嚴重,這可以導致膝關節失穩,長遠會加快關節軟骨的磨蝕,令膝關節退化情況提早出現。
膝關節後十字韌帶損傷
後十字韌帶在膝部負責脛股關節屈動作時的穩定性。後十字韌帶為全身最粗的韌帶,直徑可達13mm,故臨床較少後十字韌帶損傷個案。但較常見於交通意外傷者,原因與膝部由前向後的猛烈碰撞有關。
半月板損傷
半月板受傷患者可見膝關節腫脹及活動有響聲,部份患者會有膝活動幅度受限。膝關節內分別有內及外側半月板,而內側半月板損傷較外側半月板多見。半月板外緣損傷可透過非手術的治療康復,但內緣因較差的血液循環,往往需西醫手術治療處理,但術後一般會進行物理治療促進康復。
內側副韌帶損傷
好發於下肢急停及轉向的運動,例如足球、籃球等。受傷時常波及前十字韌帶及內半月板。
髕下脂肪墊發炎
脂肪墊功能減低髕骨與膝關節間的磨擦力。患者常見髕韌帶旁腫痛,膝關節伸直時疼痛症狀加重。患處疼痛紅腫時可按 R.I.C.E.原則處理。康復期針灸及處方運動能促進組織及功能復原。
膕窩囊腫
膝關節後緣腫脹,形狀可以與雞蛋大小相若,質地柔軟,光照有透光感。常繼發於膝關節內損傷,例如前後十字韌帶及半月板撕裂,波及半膜肌及腓腸肌間的關節撕裂。反覆的膕窩囊腫可能與膝關節囊內的軟組織有關,應骨科檢查以作鑑别。
髕骨軟骨發炎
髕軟骨為透明軟骨類,能分泌豐富的關節液潤滑髕股關節。髕骨軟骨炎可繼發於過量運動,肌腱緊張,扁平足或不良步行跑步姿勢。上落樓梯或斜路會加劇疼痛。
髂束肌炎症
位置大腿外側近膝關節處疼痛。成因是髂束肌反覆磨擦股骨外上髁,引致慢性炎症及肌腱退化。
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
膝關節軟骨的強度及韌度在20-30歲時達到峰值,其後隨著運動習慣、肌力強度、體重及受傷史等,令關節軟骨由光滑具彈性,變為失去光滑光澤的絨毛化,喪失保護關節的能力。當軟骨續漸磨蝕,關節間隙會進一步收窄,若情況持續至軟骨全完磨蝕,硬骨互相磨擦,所以活動時會有骨磨擦聲。關節旁會因關節間隙變窄失隱,因而刺激導致骨質增生,俗稱"骨刺"。
膝關節退化的病人應及早求醫,避免病情已惡化至軟骨嚴重磨損。此外,病人亦應留意以下情況,以減緩關節退化的進程:
- 保持身體合適重量,減輕膝關節負荷
- 平日應多穿輕便,但具保護性的鞋,如運動鞋
- 適當的運動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幅度,肌肉力量,及肌腱韌帶的彈性及韌力
- 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,運動宜循序漸進
- 運動前合適的熱身運動
- 膝關節保暖
針灸、中醫及物理治療方法
參考資料
1)針對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康復,研究顯示針灸及物理治療皆有效減輕症狀及回復功能。而當中結果更指出針灸有助修復關節軟骨。研究是基於50位對象,並隨機分派入針灸組及物理治療組。針灸組接受為期四星期的隔日針灸,物理治療組則在四星期內每星期接受五次的物理治療。在完成治療後,兩組在各退化性關節炎的指標皆有顯著性改善,而針灸組更在磁力共振結果中顯示較佳的軟骨修復能力。結果建議針灸能有效改善膝疼痛及修復軟骨。
Yan Zhang, Fei Bao, Yan Wang, et la.(2016).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repairing.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Research, 8(9), 3995-4002. (Read)
Liu, S., Wang, Z., Su, Y., Qi, L., Yang, W., Fu, M., Jing, X., Wang, Y., & Ma, Q. (2021).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–adrenal axis. Nature, 598(7882), 641–645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1-04001-4